會計碩士
會計碩士專業學位(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,簡稱MPAcc)是經教育部、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的一種專業學位,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,系統掌握現代會計理論與實務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技能,具備會計工作領導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。
會計學碩士VS會計專業碩士
區別 | 會計學碩士 | 會計專業碩士 |
培養模式不同 | 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,學制一般為三年。 | 主要以案例式教學、研討式教學、強調團隊合作、注重培養創業型、職業化素質,學制一般為兩年。 |
培養方式不同 | 從2014年起,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實行自費,同時輔以合理的獎助金。 | 會計專業碩士主要以自費培養模式為主,設有部分獎學金。 |
課程設置不同 | 會計學碩士更多偏重于基礎教育、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,偏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學習,如財務理論、會計理論、審計理論、國際會計等會計相關知識。 | 會計碩士更多偏重于實務,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。 |
考試科目 | 初試:1.政治 100分。2.英語一 100分。3.數學三 150分。4.會計學或管理學 150分(綜合考察會計、管理學和經濟學方面的知識) | 初試:1.英語二 100分。2.管理學聯考綜合能力 200分。其中數學基礎(只考察初等數學,無高等數學) 75分;邏輯推理 60分;寫作(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,論說文35分)。 |
錄取標準不同 | 要以錄取優秀的具備科研能力的人才為主,初試要求很高,復試重點對專業課知識及理論進行考察。 | 主要以錄取具備職業化素質的人才為主,初試要求較低,復試注重對考生綜合素質進行考察,尤其重視對職業背景進行考察。 |
職業認證不同 | 無相關社會認證 | 會計專業碩士獲得CPA,ACCA等多方認證,可擁有部分職業資格免考的優惠政策。 |
導師制度 | 單導師制度 | 雙導師制度 |
初試科目及分數構成
上午8:30-11:30: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(初數+邏輯+寫作)
下午2:00-5:00:英語二
英語二:100分,完型一篇20題共10分;傳統閱讀4篇20題共40分:新題型閱讀1篇5題共10分;翻譯段落共15分;作文2篇(應用文小作文10分+圖表大作文15分)
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:200分,數學基礎共25小題(問題求解15題+條件充分性判斷10題),75分;邏輯推理共30題,60分;寫作共65分(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+論說文35分)。
初試總分:300分。
就業前景
會計專碩培養面向市場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,因此基本不存在就業問題,而且近幾年會計專碩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。
每年畢業生就業去向一般為國企的財務部(如中煙、地產、電網)、銀行分行或者支行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、企業財務部、公務員、證券公司等。
以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專碩畢業生就業去向為例:
證券公司——19.30%;
企業(包括國企)——29.82%;
會計事務所——26.31%;
銀行——19.30%;
咨詢行業——5.26%;
會計專碩的薪資范圍一般在7-22萬/年。
院校難度分析
考研趨勢
1、由于當前就業形式一般,越來越多的本科生會通過考研改變學校背景出身,提升就業競爭力。
2、管理類學科備受熱捧,管理類學科報名人數還在不斷上漲,而相應的招生計劃增幅穩定,會導致考生的競爭加大,從而使分數線不斷上漲。
3、許多院校都在進行非全日制MPAcc、MBA、MPA的招生工作,非全日制院校逐漸增多,相應給往屆生和在職考生許多機會。
4、由于多數考生“擔心畢業后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單位認可”,因此,全日制還會成為管理類聯考同學們的首要選擇。
5、管理類聯考新增院校和擴大招生人數在很大程度上,緩解了考研的難度,競爭壓力也會相應減少。
(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)